
“六门闸风干鱼加工技术规程”入选湖南省地方标准制定项目计划岳阳日报2月20日讯(全媒体记者 张小弓)从洞庭湖上吹来的北风,让君山区钱粮湖镇的六门闸成了天然的晒鱼地。春节过后,六门闸社区的晒鱼场热闹不减,绵延数公里的“晒鱼长廊”,成了洞庭湖边一道独特风景。
就在商户们忙着冲刺风干鱼销售“开门红”的时候,近日,一条好消息传来,湖南君山生态渔业集团有限公司委托湖南省农产品加工研究所制定的“六门闸风干鱼加工技术规程”项目,成功入选湖南省2025年度第1批地方标准制定项目计划。这标志着君山六门闸风干鱼产品将迎来专业化、规模化生产的新阶段,促进产业链不断完善,为上岸渔民和生产企业带来更多经济效益。
风干鱼作为洞庭湖区的传统美食,制作历史悠久。渔民为了防止捕捞的鱼变质,将其剖开腌制,利用湖风风干,形成了独特的风味。长江十年禁渔,六门闸76户152名渔民全部上岸,制作、销售风干鱼成了大多数渔民的新生计。
2022年,君山生态渔业集团牵头成立了六门闸风干鱼协会,并创建了电商平台,实现了风干鱼线上线下同步销售,年产值超2亿元,带动就业400余人,人均务工收入稳定在每月4000元,涌现出了一批年销售额超过200万元的风干鱼销售大户。

上岸渔民“胖姐”直播带货六门闸风干鱼。晏涛摄
在风干鱼产业蓬勃发展的同时,也存在着一定隐忧。由于缺乏统一的生产标准,六门闸风干鱼在产品质量、生产工艺和食品安全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制约了其品牌化发展和市场拓展。为此,早在数年前,君山生态渔业集团就开始谋划布局,破除风干鱼产业发展瓶颈。
近年来,风干鱼制作技艺被纳入岳阳市第五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六门闸成功申报“中国风干鱼之乡”,“六门闸风干鱼”先后入选获批湖南省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示范区名录、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一个个沉甸甸的荣誉不断擦亮着“六门闸风干鱼”的金字招牌。
2024年,六门闸风干鱼的加工、生产取得新突破。君山生态渔业集团委托湖南省农产品加工研究所制定的六门闸风干鱼生产的企业标准通过公示,六门闸风干鱼加工基地项目竣工。六门闸风干鱼商户按照新出台的生产标准统一生产、集中经营。同时,君山区持续推进洞庭湖环境整治,清理养殖网箱,禁止沿湖岸线1000米范围内规模养殖禽畜,为风干鱼产业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源头保障。
君山生态渔业集团负责人介绍,六门闸风干鱼加工技术此次成为全省风干鱼生产地方标准的蓝本,进一步扩大了六门闸“中国风干鱼之乡”的品牌优势。目前,君山区已与网易公司达成合作协议,引进智能化生产设备,建设高标准自动化生产车间,推动风干鱼向专业化、规模化发展,带动上岸渔民二次创业,风干鱼产业年产值有望达到6亿元。